理解Activity生命周期和异常情况下的生命周期以及启动模式和IntentFilter匹配规则

以下整理自「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」第一章


一、Activity的生命周期全面分析

![](http://i.imgur.com/ivyk9lo.png)

上图来自Androi官方文档

1、典型情况下的生命周期分析

  • onCreate: 表示Activity正在被创建,这是生命周期的第一个方法。在这个方法中,我们可以做一些初始化工作,比如调用setContentView去加载界面布局资源、初始化Activity所需数据等。
  • onRestart: 表示Activity正在重新启动。一般情况下,当当前Activity从不可见重新变为可见状态时,onRestart就会被调用。
  • onStart: 表示Activity正在被启动,即将开始,这是Activity已经可见了,但是还没有出现在前台,还无法和用户交互。这时候其实可以理解为Activity已经显示出来了,但是我们还看不到
  • onResume: 表示Activity已经可见了,并且出现在前台并开始活动。需要注意和onStart的对比,onStart和onResume都表示Activity已经可见了,但是onStart的时候Activity还在后台,onResume的时候Activity才显示到前台
  • onPause: 表示Activity正在停止,正常情况下,紧接onStop就会被调用。在特殊情况下,如果这个时候快速地再回到当前Activity,那么onRrsume会被调用(属于极端情况,用户操作很难重现这一场景)。此时可以做一些存储数据、停止动画等工作,但是注意不能太耗时,因为这会影响到新Activity的显示,onPause必须先执行完,新Activity的onResume才会执行
  • onStop: 表示Activity即将停止,可以做一些稍微重量级的回收工作,同样不能太耗时
  • onDestroy: 表示Activity即将被销毁,这是Activity生命周期中的最后一个回调,在这里,我们可以做一些回收工作和最终资源的释放。

或许还要知道

  • 如果新Activity采用了透明主题,那么当前Activity不会回调onStop
  • onStart和onStop是从Activity是否可见这个角度来回调的,而onResume和onPause是从Activity是否位于前台这个角度来回调的,除了这种区别,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其他明显的区别
  • AMS内部维护着一个ActivityStack并负责栈内的Activity状态的同步
  • 旧Activity先onPause,然后新的Activity再启动

2、异常情况下的生命周期分析

** 情况1:资源相关的系统配置发生改变导致Activity被杀死并重新创建 **

当系统配置发生改变后,Activity会被销毁,其onPause、onStop、onDestroy均会被调用,同时由于Activity是在异常情况下终止的,系统会调用onSaveInstanceState来保存当前Activity的状态。这个方法的调用时机是在onStop之前,他和onPause没有既定的时序关系,它既可能在onPause之前调用,也可能在onPause之后调用。当Activity被重新创建后,系统会调用onRestoreInstanceState,并且把Activity销毁时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保存的Bundle对象作为参数同时传递给onRestoreInstanceState和onCreate方法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onCreate和onRestoreInstanceState方法判断Activity是否被重建了(看bundle是否为null),从时序上来说,onRestoreInstanceState的调用时机在onStart之后。

保存数据的时候,系统会默认为我们保存当前Activity的视图结构,并且在Activity重启后为我们恢复这些数据,比如文本框中用户输入的数据等等,查看源码可以发现,View内也有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。系统采用的是委托的思想,Activity调用onSaveInstanceState去保存数据,然后Activity会委托Window去保存数据,接着Window会委托它上面的顶层容器去保存数据。顶层容器是一个ViewGroup,一般来说它很可能是DecorView。最后顶层容器再一一通知它的子元素来保存数据。View的绘制、事件分发等过程中都采用类似的思想,具体的View的onSaveInstanceState实现都是不一样的。

这里要注意下,书中说的onSaveInstanceState调用时机有点问题,它不仅在Activity异常终止情况下会调用,而且在系统认为此Activity可能会被系统回收时也会调用该方法,例如锁屏,切回后台,都会在onStop之前调用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,这点需要注意。

** 情况2:资源内存不足导致低优先级的Activity被杀死 **

这种情况不好模拟,但是其数据存储和恢复过程和情况1完全一致。

如果当某项内容发生改变后,我们不想系统重新创建Activity,可以给Activity指定configChanges属性。比如不想让Activity在屏幕旋转的时候重新创建就可以给configChanges属性添加orientation这个值

android:configChanges="orientation"
android:configChanges="orientation|screenSize"  //add "|screenSize" to configChanges when targeting API level 13+

此时当Activity在旋转屏幕时就不会重新创建Activity了,会转而调用Activity的

public void onConfigurationChanged(Configuration newConfig);

二、Activity的启动模式

  • standard: 标准模式,也是默认的启动模式。每次启动一个Activity都会重新创建一个新的实例。谁启动了这个Activity,那么这个Activity就运行在启动它的那个Activity所在的栈中,所有当你用ApplicationContext去启动standard模式的Activity的时候就会报错,因为非Activity类型的Context(如ApplicationContext)并没有所谓的任务栈,所以就会有问题,只要为待启动Activity指定FLAG_ACTIVITY_NEW_TASK标记位,这样在启动的时候回创建一个新的任务栈,这个时候启动的Activity实际上是以singleTask模式启动的。
  • singleTop: 栈顶复用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如果新Activity已经位于任务栈的栈顶,那么此Activity不会被重新创建,同时它的onNewIntent方法会被调用(完整过程的是: onPause()->onNewIntent()->onResume()),通过此方法的参数我们可以取出当前请求的信息。如果新Activity的实例已经存在但不是位于栈顶,那么新Activity仍然会重新创建。
  • singleTask: 栈内复用模式。当一个具有singleTask模式的Activity请求启动后,比如Activity A,系统会首先寻找是否存在A想要的任务栈,如果不存在,就重新创建一个任务栈,然后创建A的实例后把A放入栈中。如果存在A所需的任务栈,这时要看A是否在栈中有实例存在,如果有实例存在,那么系统就会把A调到栈顶(并清除它以上的所有Activity)并调用它的onNewIntent方法完整过程的是: onPause()->onNewIntent()->onResume()),如果实例不存在,就把创建A的实例并把A压入栈中。
  • singleInstance: 单实例模式。加强的singleTask模式,它除了具有singleTask模式的所有特性wait,还加强了一点,那就是具有此模式的Activity只能单独地位于一个任务栈中。

上面的singleTask模式中提到"Activity所需的任务栈",这里涉及到Activity的TaskAffinity属性,这个属性的默认值为应用的包名,可以为TaskAffinity属性指定一个值(字符串),这个值即为此Activity所需任务栈的名字。TaskAffinity属性主要和singleTask启动模式或者allowTaskReparent属性配对使用,在其他情况下没有意义。(可以对照书上P19-P20多理解理解,容易忘)

三、IntentFilter匹配规则

隐式调用需要Intent能够匹配目标组件的IntentFilter中所设置的过滤信息,如果不匹配将无法启动目标Activity

** 1、先了解一下匹配的概念 **

IntentFilter中的过滤信息有action、category、data。为了匹配过滤列表(xml中的过滤规则),Intent需要同时匹配过滤列表中的action、category、data信息,否则匹配失败,一个过滤列表中的action,category和data可以有多个,同一类别的信息共同约束当前类别的匹配过程。只有一个Intent同时匹配action类别、category类别、data类别才能算完全匹配,只有完全匹配才能成功启动目标Activity。另外一点,一个Activity中可以有多个intent-filter,一个Intent只要能够匹配任何一组intent-filter即可成功启动对应的Activity。

** 2、再来了解匹配的规则 **

action匹配规则: 如果规则中有action,Intent必要有一个或多个与其匹配
category匹配规则: Intent可以没有category,但是如果有,必须是在规则中定义过了的,另外系统默认会在Intent内加上android.intent.category.DEFAULT,所以根据匹配规则,xml中的规则也要加上android.intent.category.DEFAULT,否则无法匹配成功。
**data匹配规则:**见下面

** 2、单独说说data的匹配规则 **
了解data匹配规则之前,先看看data的结构,因为data稍微有点复杂

<data
	android:scheme="string"
	android:host="string"
	android:port="string"
	android:path="string"
	android:pathPattern="string"
	android:pathPrefix="string"
	android:mimeType="string" />

data由两部分组成,mimeType和URI,mimeType对应android:mimeType="string"部分,剩余部分对应URI部分。mimeType指媒体类型,比如image/jpeg、audio/mpeg4-generic和video/*等,可以表示图片、文本、视频等不同的媒体格式,而URI中包含的数据就比较多了,下面是URI的结构:

<scheme>://<host>:<port>/[<path>|<pathPrefix>|<pathPattern>]

例如:

content://com.example.project:200/folder/subfolder/etc
http://www.melodyxxx.com:80/search/info
  • scheme: URI的模式,比如http、file、content等,如果URI中没有指定scheme,那么整个URI的其他参数无效,这也意味着URI是无效的
  • host: URI的主机名,比如www.melodyxxx.com,如果host未指定,那么整个URI中的其他参数无效,这也意味着URI是无效的
  • port: URI中的端口号,比如80,仅当URI中指定了scheme和host参数的时候port参数才是有意义的
  • path、pathPattern和pathPrefix: 这三个参数表述路劲信息,其中path表示完整的路径信息;pathPattern也表示完整的路径信息,但是它里面可以包含通配符"*","*"表示0个或多个任意符号,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正则表达式的规范,如果想表示真实的字符串,那么"*"要写成"\\*",""要写成"\\\\";pathPrefix表示路径的前缀信息。

data的匹配规则: 和action类似,他也要求Intent中必须含有data数据,并且data数据能够完全匹配过滤规则中的某一个data

IntentFilter的匹配规则对于BroadcastReceiver和Service也是同样的道理。